你的位置:娱乐平台哪个可靠 > 新闻动态 >
明清时期的象姑馆是什么?为何当时上流社会出现了逛象姑馆的风气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9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“象姑”的由来,应该江南地区等地有人以方言称“相公”,而听者是北人,耳中就成了“象姑”。(类似的情况,比如东南沿海多称母亲为“姆妈”,全国各地有称“阿妈”“妈妈”“娘“妈”等十多种)

提供性服务的男妓称为娈童、龙阳等。明代时称为小官,清代则称为相公或象姑,开设有象姑馆。男妓有时亦被俗称为兔子。在现代,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男性俗称为牛郎。

最早体验过男妓的中国人,可能是黄帝他老人家,当然这是清代文人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写的“杂说娈童始黄帝”,当然这个记载当不得真。

若是纪昀说的属实,那么男同性恋恐怕是贯穿中华历史了。

展开剩余71%

明清时期,士大夫皆好男风这有很多原因:

1、资本主义萌芽(兜里有钱)

商品经济开始发展,工商业发达,金钱带来浮华之风。因而文人中科举之后,立刻纳妾大兴土木兴建宅邸,歌舞酒宴,奢华不止。(明初就有沈万三这样的巨富,巨富人家玩弄娈童不稀奇,喝人奶吃胎盘都有;阿拉伯土豪们狮子老虎猎豹鹰隼等等都能开动物园。简单的形容,就是有钱闲的慌,到处找乐子。恰好士大夫们喜欢娈童,下面的人效仿,随后蔚然成风)

2.思想开放(注重享受)

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主张重农抑商,因为封建统治者都实行愚民政策,农民质且朴,没了土地啥也不是,啥也干不了。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读书人,就拉拢他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。而商人刁滑,事事偷税漏税,仅仅做个二道贩子,利用信息差就能很快富裕起来。整体上商人比农民聪明的多,对于统治者来说很难管理。

商人思想开放,腰包也富裕,商业上官商勾结很普遍,因此协同前往“象姑馆”狎男妓(大保健)以谈谈生意,促进感情,是比较普遍的方式(虽然朱元璋严禁贪污,但明后期贪腐严重,广为人知的崇祯要钱没有,叛军攻城搜出无数白银)。

还有谈到宋人经济更加繁荣,更加开放,为什么没有大量“象姑”?因为宋人一直生活在游牧民族的压迫之下,文化方面更加繁荣,如“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,此岂得为好儿耶”的典故。不像明代已经被宋明理学这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,而朱熹等代表的程朱理学要在作者死后才得到推崇。

3.温饱思淫欲

“秦淮十八绝”是青楼文化的集中体现,长期处于安定富裕的生活都会造成大量的人满足于感官刺激。这有很多例子,如盛唐玄宗独宠杨贵妃;西班牙航海发现后,大量白银被用于购买奢侈品,都是买给妻子和情人。

对于有钱有闲的古代纨绔子弟而言,女妓尝过味道了,换换口味试试象姑也无妨。(如《红楼梦》贾宝玉就差点爱上了一个戏子)

欢迎关注,祝你幸福。

以上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栏目分类
相关资讯